選定生物族群數量:常見繁殖鳥類之複合物種指標

內容簡述

鳥類族群指標透過監測一般大眾熟悉的繁殖鳥類物種族群狀況,以反映環境健康程度。運用臺灣繁殖鳥類大調查(BBS Taiwan)的系統性全國調查資料(2011-2019年)新的結果顯示,森林及農地鳥類指標無顯著變化,但皆緩慢穩定成長,表示森林及農業環境尚稱穩定。唯農地環境可能干擾較頻繁,指標略有波動。臺灣外來鳥類指標則顯著成長,顯示外來鳥類正在大幅增加及擴張。透過森林、農地與其他棲地之常見繁殖鳥類族群長期變化趨勢,我們可進一步理解環境狀況與鳥類族群之關聯,為環境管理與保育決策提供重要科學依據。

  1. 臺灣森林鳥類指標

  2. 臺灣農地鳥類指標

  3. 臺灣外來鳥類指標

指標詳情

所屬議題

選定生物族群數量

指標類別

狀態( S )

指標對應

愛知目標

目標19:
到2020年,與生物多樣性、其價值和功能,其狀況和趨勢以及其喪失可能帶來的後果有關的知識、科學基礎和技術已經提昇、廣泛分享和移轉及使用。

生物多樣性行動方案

D12030 加強具指標性之動物、植物、微生物物種族群變化之研究。

行動方案績效指標:

  • 指標性物種類群變化之研究項目

發展背景

鳥類族群指標是一般大眾較熟習的物種,有長期的監測資料且被認為是絕佳的環境健康反映指標。繁殖鳥類調查(breeding bird survey, BBS)是針對常見鳥類的大尺度長時間調查計畫。計畫結合政府機關與民間組織,透過公民科學家參與,以相同規範的調查方法監測全臺常見鳥類的族群數量。透過常見鳥類的族群時間、空間變化,推衍環境與鳥類族群的相互關係,並提供經營決策重要資訊。

定義及計算方式

原始資料為不同年度92種常見鳥種在全臺灣各地的調查筆數呈現,顯示鳥類監測的空間密度與時間頻度。常見鳥類指標是以特定年度的鳥類調查數量為基準,指標以不同年度常見鳥種在全臺灣各地調查的統計結果,分別以不同棲地鳥種的數量為計算主軸。圖中代號:

代號 代表棲地
A 森林
B 農耕地
C 草生植被
D 水域(淡水)
E 魚塭鹽田
F 海岸
G 建築區
H 其他

現有資料內容及所跨年度

每年度之常見繁殖鳥類監測統計資料(2009–2019年)

指標趨勢

歷年的調查結果均以棲息於農耕地與森林的鳥類數量最多。此外,棲息於建築區的鳥類數量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鳥類豐富度的趨勢變化主要受到使用森林、農耕地與建築區的鳥類數量的影響。農耕地與建築區鳥類數量的增加,可能與都市化程度增加與都市面積擴張有關。

資料管理/權責單位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參考資訊

BBS臺灣繁殖鳥類大調查網站

資料發展現狀

I

資料集提供者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

調查年份

2011-2019

編號

VI.19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