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生產力
指標詳情
原指標名稱:基礎生產力需求
所屬議題
漁業資源
指標類別
狀態( S )
指標對應
SDGs
14.2
以永續方式管理並保護海洋與海岸生態
愛知目標:
目標6
到 2020 年,所有魚類、無脊椎動物和水生植物等水產資源都能以維護生態系統為基礎,並以永續、合法的方式進行捕撈及管理,避免過漁現象;另外針對所有枯竭的魚種執行復原計畫及措施,並將漁撈對受威脅的魚群和脆弱生態系的影響控制在安全的生態限度內。
發展背景
海洋基礎生產力的大小,是評估一海域漁業生產力的基本參數,就實際上應用而言,將實測得到的基礎生產力和利用漁業統計年報求得的基礎生產力與基礎生產力 (primary production required to sustain fisheries, PPR) 相較,探討臺灣漁場是否有過漁之情形。
定義及計算方式
$$PPR=(Catches/9)\times10^{n-1}$$
以浮游藻類生物量表示海域之基礎生產力。
農委會水產試驗所在台灣周邊海域固定62個測站長期監測葉綠素a濃度,其調查方法為於臺灣周邊海域62測站按季採集水樣,葉綠素甲 (Chl-a) 分別使用10 μm篩絹及0.7 μm濾膜,逐級過濾浮游植物後遮光冷凍 (-20℃) 保存攜回實驗室,將濾後濾膜經90%丙酮低溫萃取 14–24 小時後,以螢光光度計測定酸化前後的螢光值,計算出海域中葉綠素甲(a)含量。
因為台灣的東西兩側水團性質及生物群集結構明顯不同,故將62個測站分為東側及西側海域,將資料中大於及小於 10 μm之葉綠素a濃度相加總呈現。
資料更新內容
過去無可對應資料,目前以水試所在台灣周邊海域固定62個測站長期監測之葉綠素a濃度為資料內容。
依據合計大於及小於 10 μm之葉綠素a濃度資料,2019年台灣東側海域為0.089 mg/m3,西側海域則為0.159 mg/m3。
資料管理/權責單位
水試所
資料來源/網站連結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資源資料開放平臺
資料集名稱
台灣周邊海域葉綠素甲平均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