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皮書名錄之受威脅物種比例

內容簡述

透過紅皮書名錄的成果讓我們更清楚瞭解國家內生物受到威脅的狀態、程度、原因及變化趨勢

橫軸標籤

類群

縱軸標籤

受威脅物種比例(%)

橫軸標籤2

類群

縱軸標籤2

比率(%)

指標圖表樣式

stack

指標詳情

所屬議題

選定生物族群數量

指標類別

壓力( P )

指標對應

SDGs

15.5
採取緊急重大行動來減少自然棲息地的退化,遏制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到2020年,保護受威脅物種,防止其滅絕。

愛知目標

目標12:
到2020年,防止了已知瀕危物種免遭滅絕,並改善族群數量下滑最嚴重的物種的保育狀況。

生物多樣性行動方案

D31031訂定與執行瀕危物種研究保育策略行動綱領(含分布、棲地、現況、趨勢、監測、威脅因子)。
行動方案績效指標:

  • 瀕危物種研究保育策略行動綱領的數目(個)
  • 瀕危物種研究保育策略行動綱領完成比例(%)

發展背景

紅皮書名錄(red list)是針對野生動植物的受威脅程度的評估名錄,不少國家都有發展出各自的物種威脅程度評估方式或系統,不過這其中最知名,也最廣泛為人使用的就是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IUCN)的紅皮書系統。IUCN的紅皮書名錄是根據嚴格準則去評估數以千計物種及亞種的絕種風險所編製而成。準則是根據物種及地區釐定,旨在向公眾及決策者反映保育工作的迫切性,並協助國際社會避免物種滅絕。
透過紅皮書名錄讓我們更清楚瞭解國家內生物受到威脅的狀態、程度、原因及變化趨勢。

定義及計算方式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和林務局依據IUCN建議類別與評估標準,對所有原生鳥種、陸域爬行類、兩棲類、淡水魚類、陸域哺乳類及維管束植物,進行國家紅皮書名錄評估,至2018年共發表6份紅皮書名錄。紅皮書名錄之受脅物種數為統計各類群中屬於極危(CR)、瀕危(EN)及易危(VU)的物種數量。

現有資料內容及所跨年度

各類群紅皮書名錄之受威脅物種比例(2016、2017年)

指標趨勢

陸域脊椎動物之紅皮書名錄計畫五年更新一次,目前包含五個類群(鳥類、陸域爬行類、兩棲類、淡水魚類、陸域哺乳類),其中,兩棲類及淡水魚類的受威脅物種比率較高,將近30 %。
維管束植物之紅皮書名錄計畫十年更新一次,目前包含四個類群(石松類、蕨類、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其中,裸子植物的受威脅物種比率更達52 %。

資料管理/權責單位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參考資訊

資料發展現狀

II-1

資料集提供者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

調查年份

2016-2017

編號

VI.12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