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域水質優養化指標
指標視覺化3
指標詳情
所屬議題
海洋污染
指標類別
壓力( P )
指標對應
SDGs
14.1
減少各式海洋污染,包括營養鹽及海洋廢棄物。
14.1.2
2020年量化目標:8項水質項目合格率維持在99.5%以上。
愛知目標:
目標8
到 2020 年,污染,包括優養化,被控制到不危害生態系功能和生物多樣性的範圍。
發展背景
水質指標WQI是將數種水質監測數據彙整成單一指標的方法,WQI已發展四十餘年,最早發展成為通用指標是由Brown et al. (1970) 採用專家問卷方式,由35水質參數中選出9項,並根據其重要性而給予不同之權重(Wi),成為美國國家衛生基金會(National Sanitation Foundation)所制定之NSF-WQI指標。
NSF-WQI指標九項參數分別為:溶氧量、大腸桿菌群量、pH、生化需氧量、硝酸鹽氮濃度、總磷濃度、溫度、濁度以及總固體物濃度 (TS)。台灣多位學者為了因應台灣的水質污染特性,而將WQI加以改進建置WQI8、WQI5等不同之WQI指標。
但依據現行法規所執行的定期海域水質監測項目,無法符合上述任何一項指數計算所需的每一項參數,部分所需的監測值則屬於河川水質監測項目,而非海域水質監測項目。
定義及計算方式
1. 以海岸優養化評估所發展出來的優養化指數Eutrophication Index, EI (Primpas et al., 2010),作為優養化指標。EI值使用浮游藻類葉綠素a濃度、氨氮濃度、硝酸態氮濃度、亞硝酸態氮濃度、磷酸鹽濃度等5項參數計算。營養鹽使用單位為(mmol m-3)、浮游藻類葉綠素a單位為(mg m-3),算式如下:EI=0.279*CPO4+0.261*CNO3+0.296*CNO2+0.275*CNH4+0.261*CChla
2. 參考美國國家海岸情勢調查報告(National Coastal Condition Report, NCCR)採用之水質指數(Water Quality Index),以DIN、DIP、DO、Chla等4項監測值分級評估海域優養化的狀況。
3. 台灣周邊海域105個測點,自2005年起監測項目包含所需的各項水質參數,故在此計算及分析2005-2019共15年的水質監測資料。監測頻率在2005-2012年間為4次/年,2013-2018年間為1次/年,2019年為3次/年。
資料更新內容
2019年EI=5.00,屬於壞(Bad)的狀態。
National Coastal Condition Report, NCCR分級評估,DO及Chl.a屬於好(Good)的狀態,而DIN及DIP則屬於普通(Fair)的狀態。
指標趨勢
–
資料管理/權責單位
海保署
資料來源/網站連結
本計畫彙整計算,原始資料下載自海保署之海洋保育網中海域水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