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保護區指數
指標詳情
所屬議題
海洋保護區
指標類別
回應( R )
指標對應
SDGs
14.5
在西元 2020 年以前,依照國家與國際法規,以及可取得的最佳科學資訊,保護至少 10%的海岸與海洋區。
愛知目標:
目標11
到 2020 年,至少有 17%的陸地、內陸水域和 10%沿海和海洋區域,尤其是對於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服務具有特殊重要性的區域,因有效而公平的管理,和透過生態上具代表性和妥善關聯的保護區系統和其他以地區為保育基礎的有效措施而受到保護,並納入更廣泛的土地景觀和海洋景觀系統中。
發展背景
海洋保護區指數(MPA index)是2016年Horta e Costa等人提出,其指標著重在如何對保護區管理的強度予以分級與量化,目前在台灣尚未發展及被計算。
定義及計算方式
「海洋保護區指標」有別於IUCN傳統的六大類型的分類系統,將保護區劃分為八級
分區的等級 (Zone classification):
- 禁漁/禁入(no-take/no-go)
- 禁漁/管制進入(no-take/regulated access)
- 禁漁/未管制進入(no-take/unregulated access)
- 高度監管的漁撈(Highly regulated extraction)
- 中度監管的漁撈(Moderately regulated extraction)
- 低度監管的漁撈(Weakly regulated extraction)
- 非常低度監管的漁撈(very weakly regulated extraction)
- 未管理的漁撈(unregulated extraction)
分1-8級的判斷方法,依據判別樹(A decision tree)來作評分及判別,共考慮四個面向:漁具漁法的種類、水產養殖或底層開發的指數、娛樂漁法使用的指數,及漁船可否進入及拋錨等,針對每個面向有其詳細之計分標準。
$$
I_{MPA}=\sum_{z=1}^{n_z}C_{z_i}\times\frac{A_{z_i}}{A_{MPA}}
$$
$I_{MPA}=$ MPA指數
$C_{z_i}=$ 第 i 分區的等級
$A_{z_i}=$ 第i區的面積
$A_{MPA}=$ MPA的總面積
資料更新內容
目前無可用之資料
指標趨勢
–
資料管理/權責單位
海保署、漁業署、國家公園管理處、縣市政府
資料來源/網站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