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類及乙類海域環境水質監測數據達成率

內容簡述

不論是行動方案績效指標或永續發展指標,其海洋水質標準皆是以合格率去計算呈現,每年合格率近 100%,標準略顯寬鬆,建議應依據國外及最新研究資料來修正我國海域甲類、乙類水質標準。

橫軸標籤

年份(年)

縱軸標籤

達成率(%)

指標圖表樣式

line

指標詳情

原指標名稱:海域環境水質監測數據的合格率與海洋環境品質達甲類及乙類標準的河口數量

所屬議題

海洋污染

指標類別

壓力( P )

指標對應

SDGs

14.1
減少各式海洋污染,包括營養鹽及海洋廢棄物。
14.1.2
2020年量化目標:8項水質項目合格率維持在99.5%以上。

愛知目標:

目標8
到 2020 年,污染,包括優養化,被控制到不危害生態系功能和生物多樣性的範圍。

發展背景

在海洋中可發現許多有毒金屬包括汞,鎘,鉛,銅,和鋅等等。這些金屬元素可能單獨存在或與有機化合物相結合,毒性變得更強。例如,汞與碳結合後可形成神經毒性化合物甲基汞(CH3Hg)。雖然許多金屬在環境中自然存在,但工業和採礦活動造成的人為排放可能會加深許多毒性的濃度,若有可自動連續監測之水質項目,應將實測的原始數據建置資料庫並上網公開,此方式可據此找到污染源,予以告發並有效遏止偷排污染的行為。

定義及計算方式

海域環境水質監測數據合格率之計算方式,是將各測站水質監測結果 (包括pH值、溶氧量、重金屬鎘、鉛、汞、銅、鋅共計 7 項),與其所屬海域環境分類與水質標準進行單一比較統計。
$$
單一項目合格率(\%)=({單一項目水質符合水質標準總次數}/{單一項目水質指標有效監測總次數})\times100\%
$$

$$
總合格率(\%)=({7項水質指標符合水質標準總次數}/{7 項水質指標有效監測總次數})\times100\%
$$

資料更新內容

2019年水質監測結果,總達成率為99.7 %。其中,鉛達成率為 99.4 %、pH達成率為98.1 %、溶氧量達成率為 91.7 %,其他重金屬(鎘、銅、鋅)等項目的達成率均為 100.0%。

資料管理/權責單位

海保署(2018年以前為環保署)

資料來源/網站連結

1. 環保署之全國環境水質監測資訊網中之環境水質監測年報

2. 海保署之海洋保育網中海域水質

資料發展現狀

I

資料集提供者

環保署全國環境水質監測資料

調查年份

2008-2019

編號

III.081401